利雅得这趟,聊了个寂寞?
沙特,利雅得,阳光灿烂,但俄乌冲突这摊浑水,依然没见着清澈的底。3月23到25号,美国、俄罗斯、乌克兰,三个冤家聚头,想聊出个所以然来。结果呢?就美国自个儿发了份声明,其他俩闷声不响。这架势,懂的都懂。
声明里那些黑海航行安全啊,恢复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啊,战俘交换啊,看着挺热闹,其实都是些边边角角的事儿。核心问题,提都没提,更别说解决了。说白了,就是隔靴搔痒,没挠到痒处。
央视新闻的标题起得妙啊,“一座酒店,两个房间,三个心思”。美国原先想三个一块儿聊,结果没成,只能挨个儿谈。先跟乌克兰聊了5小时,再跟俄罗斯聊了12小时。时间长短,也挺有意思。俄罗斯最后一个出场,多少有点后发制人的意思。美俄这12小时,估计是真刀真枪地过招了,5小时那场,大概率是铺垫。
美国这声明里的五条,大部分都是老调重弹,没啥新意。唯一有点看头的是,美国说要帮俄罗斯恢复农产品和化肥出口。这可是戳到西方制裁的肺管子上了。虽然只是松了小小的一道口子,但也算开了个头。俄罗斯这是步步为营,一点一点撬开西方的制裁大门呢。
还有个词儿,挺有意思——“持久和平”。这可是俄罗斯的口头禅,看来美国也有点听进去了。俄罗斯想要的可不是简单的停火,而是要从政治、军事、经济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,还得有机制保障,别今天停火明天又打起来。这跟乌克兰和西方之前说的“暂时停火”可不是一回事儿。美国现在也开始说“持久和平”了,看来立场有点松动。
乌克兰那边呢?泽连斯基出来说了,领土问题,没谈拢。这话说得,没谈拢,不等于没谈啊。估计是谈了,但乌克兰不肯让步。在战场上都这样,何况谈判桌上。
除了领土,美乌之间还有个疙瘩——矿产协议。这事儿也够乌克兰头疼的。各种国际关系、地缘政治交织在一起,乌克兰这日子,不好过啊。
总的来看,俄罗斯是稳扎稳打,步步推进;乌克兰是咬紧牙关,寸土不让;美国呢,夹在中间,左右为难。
之前美国还说希望4月20号之前停火,现在看来,悬了。美国自己也承认,这日期估计得往后推了。原本说好的30天暂时停火,现在光谈判就不知道要谈多久。俄乌冲突这潭水,深不见底啊。
利雅得这趟,更像是互相探底。每个人都揣着心思,想摸清对方的底牌。真正的停火谈判,还早着呢。想实现持久和平,更是任重道远。这事儿,不光得看俄乌两家,还得看国际社会能不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。
路漫漫其修远兮。